分类 阅读思考 下的文章

最近,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,无论是在什么场所,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一些词“卷”、“焦虑”……等消极负面的词汇,而这些消极的词像传染病一样在人群中蔓延,让越来越多的人更“焦虑”,更“内卷”,好像进入了一种漩涡。

但当我们真的认认真真想一想,这种趋势或者有客观原因,但也有主观原因。客观原因太杂,我们无法分析,也无法改变,我仅从主管出发去思考这个事。

READ MORE

我们经常对远古时代的人们的所作所为称为“迷信”,曾几何时,我也对书上的神话传说“嗤之以鼻”,觉得那些就只能当传说听听。曾经对老人们的行为而觉得老人们“迷信”。

但慢慢地,我发现,这是我地偏见。

关于神话传说,可能蕴含着我们民族和国家萌芽期所发生的事情和存在的人,是我们文化的活化石。特别是随着考古的推进,尧舜禹时期的某些故事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。而且超出我之前所认识到的“原始社会”的程度。他们的所谓的“迷信”的做法是当时人们的信仰,而且是比现在都要强烈的信仰。

关于老人们的迷信,我逐渐开始想听他们的讲他们的认知,我开始认为那是一种文化,而且可能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,从老人们的言行举止中,我们可以窥探到祖先们所经历的生活。

知乎曾经带给我很多别人的视野和知识,开始慢慢喜欢上了知识社区。
但看着看着,很多“30岁还没有结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”、“长得帅的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问题?”……这种生活性质的问题逐渐增多。
有些回答是抖机灵,有些回答是装B,有些回答是自我吹嘘。
每当看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,我甚至在想,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意义?
难得真是有人没事瞎侃的灌水帖子?

相对而言,我还是更喜欢知识性和经验性的问题。

从高中开始,貌似我就对很多东西充满了好奇,往往是课外书看的比课本更多,精力分散而影响到学习,曾经还特意就这个问题请教过老师,怎样对待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?

上大学后,因为圈子的扩大,互联网的普及,除了参加了不少学校的社团如:“葡萄酒爱好者协会”、“品酒俱乐部”、“酒源杂志社”等,自己也运营了很多平台,如“葡萄酒同学会”、“葡萄酒公共主页”、“一星期一本书”……虽然给我带来了很多锻炼、知识以及认识了很多朋友。但现在看来,也确实浪费了很多时间(因为有些平台最后无法持续下去)。

READ MORE